食補不當(dāng)會適得其反
俗話說,藥補不如食補。萬物枯萎的冬季,是進補的最佳時節(jié),人們吃些羊肉、雞肉、枸杞等熱性食物是不錯的選擇。然而,在我們生活中,卻又有不少進補的誤區(qū),如果進補不當(dāng),不僅起不到滋補作用,反而可能適得其反。
“吃啥補啥”不科學(xué)?!俺陨堆a啥”是很多人飯桌上的口頭禪,其實這一說法并沒有科學(xué)依據(jù)?,F(xiàn)代醫(yī)學(xué)研究證明,盡管人類和動物在器官功能方面有著諸多相同之處,但這并不意味著“吃啥補啥”,相反,如果大量地食用動物器官,還有損健康。例如,肝臟功能受損者過多地吃動物肝臟,則會導(dǎo)致膽固醇升高,反而增加了肝臟負擔(dān)。
老母雞大補說法有誤。很多人都認為老母雞是大補之物,其實這一認識并不正確。老母雞含有較多的脂肪,假如用來煲湯的話,湯的味道會鮮美一些,但這并不意味著它的營養(yǎng)價值就更高,反而會因為脂肪含量過高而影響人體健康。此外,雞過老的話,其肌肉纖維和結(jié)締組織老化,盡管味道鮮美,但是肉質(zhì)卻很粗糙,不易煮爛,口感也不好,其中的營養(yǎng)成分也很難被人體吸收。
鹿茸不是萬能壯陽藥。鹿茸是名貴中藥,可以治療性功能減退、遺精滑精、陽痿早泄等男性疾病,對男性性功能衰退有顯著療效,但鹿茸并不是萬能藥,并非人人適宜。事實上,鹿茸對腎陽虛衰型的男性疾病有療效,但對于濕熱下注或陰虛陽亢的患者來說,服用鹿茸猶如“火上澆油”,反而會使人虛火更旺,加重病情。同時,假如沒有腎虛的人濫服鹿茸,不僅起不到滋補的效果,還會引起心悸、血壓升高、流鼻血等問題。